为确保医院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,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财产安全,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,特制定本制度。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压力容器的操作、维护和管理人员。
一、操作人员资格与职责
- 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,并经医院安全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。
- 操作人员需熟知压力容器的结构、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,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。
- 操作人员负责日常运行监控,包括检查压力、温度、液位等参数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。
-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,记录运行数据及设备状况,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。
二、安全操作规程
- 操作前检查:确认压力容器及其附件(如安全阀、压力表)完好无损,无泄漏、腐蚀等现象。
- 运行中监控:保持压力在额定范围内,严禁超压、超温运行;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并上报。
- 维护保养:定期进行内部检查、外部清洁和部件更换,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。
- 应急处理:制定应急预案,操作人员须掌握紧急停机、疏散和报警程序,遇故障时迅速响应。
三、管理与监督
-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、登记和档案管理,确保符合国家强制检验要求。
- 安全管理部门不定期抽查操作记录和现场情况,对违规行为予以纠正并追究责任。
- 建立奖惩机制,对严格遵守制度、发现隐患的人员给予表彰,对失职者进行处罚。
四、培训与考核
- 每年组织至少一次压力容器安全知识培训,内容包括法规更新、事故案例分析和实操技能。
- 操作人员须通过年度考核,未通过者暂停上岗直至补考合格。
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,全体相关人员须严格遵守。医院将不断优化制度,提升压力容器安全管理水平,保障医疗环境安全。